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法輪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修行位階人物宗派佛教典籍聖地相關內容維基主題:佛教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波羅密 三法印 佛性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部派 大乘 小乘 顯教 密教

南傳 藏傳 漢傳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法句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佛教由古印度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大約前6世紀建立,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亞洲地區有過廣泛的影響。佛教目前從人數上來說為世界第四大宗教,位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之後[1] [2],全世界約有4億左右信眾。印度教因其信眾局限於印度,一般不被看做世界宗教。

」,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3]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認為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在的佛教按教理劃分可分為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兩大支。佛教按歷史時期劃分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個時間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二大傳承,隨著藏傳佛教的出現,北傳佛教又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佛教按修行和傳授方式可分為顯教密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剛乘佛教和西藏的藏傳佛教。按顯教密教劃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顯教。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的根本教義為四聖諦、十二因緣,北傳佛教為菩薩六波羅蜜即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東亞東南亞南亞等地區,在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也有相當數量的信徒。

來自鹿野苑的笈多王朝公元四世紀的釋迦牟尼佛陀佛像,現藏於鹿野苑博物館

目錄

[隐藏]

[編輯] 歷史背景

[編輯]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婆羅門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業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從事更為低賤的職業。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種姓外的「賤民」階層,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4][5]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依據《吠陀》聖典,「原人」(參見《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種姓制度仍在印度社會有很大影響。

[編輯] 非婆羅門思想

主條目:六師外道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1.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
  3.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4.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慾
  5.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
  6. 尼乾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耆那教。至今,耆那教在印度仍有信仰者。
佛陀在婆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編輯] 佛教歷史

佛教由古印度悉達多·喬達摩(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前588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雲遊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釋迦牟尼入滅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五個比丘接受了佛陀的教訓之後,成為第一批僧侶和尚[6]。佛教的「三寶」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據稱這三寶乃是助人覺悟之途。準備妥當之後,佛陀喬達摩於是走遍恆河谷各地向人傳道。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講道而成為他的弟子。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時,他已聲名大噪、備受尊敬。據報他最後吩咐弟子的話是:「萬物皆承無常,精進自求正覺。」

公元前第三世紀,在佛陀涅磐後大約200年,佛教最大的擁護者孔雀王朝阿育王出現了,當時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統治。征戰所造成的屠殺和動亂使他深感憂傷,於是皈依佛教,並予以國家的支持。他設立佛教碑碣,舉行結集,勸諭人民按照佛教的訓誨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傳教師到印度各地和斯里蘭卡敘利亞埃及希臘等地宣教。主要由於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佛教得以從印度的一個教派一躍而成為世界宗教。可以理解的是,有些人把阿育王視為佛教的第二位創立者。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非佛教的現代學者主張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張大乘佛教直接來自佛陀。

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經由斯里蘭卡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島和印尼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紀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另外一支於公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成為「藏傳佛教」(亦稱為喇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中國東北等地區。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紀,佛教在東南亞和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歷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在家信徒疏遠的精英集團。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將佛教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成為缺乏民眾基礎的陽春白雪。一旦失去國王們和上層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採取了滅絕性的破壞。那爛陀寺等佛教大學被伊斯蘭教軍隊夷為平地,僧侶遭到屠殺。尤其是那爛陀寺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劫後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蘭毗尼以及他成佛之處的菩提伽耶,也淪為廢墟。到第13世紀,佛教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有人認為佛教採納了婆羅門教的習俗和信仰,從而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但這一觀點是有爭議的,且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晚近的研究更顯示實際是印度教大量採納了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式。

在二十世紀,佛教的面目經歷另一次改變。由於中國西藏蒙古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變動,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數以千計的寺院和廟宇被摧毀,數十萬僧尼被驅逐、監禁、甚至殺害。不過,佛教的影響力仍然深種在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和習俗之中。

在歐洲和北美,向個人內心尋求「真理」的佛教主張在一些人中引起廣泛的共鳴,而冥想則可以幫助人逃避喧囂的西方生活。在活的佛教一書的序言中,流亡在外的西藏達賴丹增嘉措寫道:「佛教在今天也許可以盡一份力提醒西方人士留意他們生活上的屬靈層面。」[7]

阿難尊者畫像
網頁不及備載-詳閱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6%95%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慧幸福〥房地買賣 的頭像
    慧幸福〥房地買賣

    慧幸福房地0986-188-177永慶不動產•房屋土地買賣•免費廣告•全省聯賣成交最快

    慧幸福〥房地買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