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星球影像音樂會 5日登場
| |
如何用音樂表現一群虎鯨捕殺灰鯨母子,一群沙魚穿梭於珊瑚覓食?由英國作曲家喬治‧芬頓配樂的著名海洋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3月5日、6日將舉行現場影像音樂會,還穿插海洋專家講解。 「聽了芬頓的音樂,讓我如受灌頂領悟!」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前館長方力行說,他潛水34年,雖看遍海洋生物之美,卻從未想像過他們也有感情。通過芬頓的音樂,讓他發現海洋生物的感情也充滿波動,「就像人類」。 例如紀錄片中以6小時捕捉虎鯨捕殺灰鯨過程,最後小灰鯨喪生,灰鯨媽媽孤獨游開,在剪輯並配樂後,生動表現雙方搏鬥、掙扎、哀傷等情緒,讓人動容。 音樂會由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芬頓親自指揮,選擇性演出代表作共13首,配上相關影像,曲間並穿插方力行講解段落特色,深富音樂、影像及教育意義,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另將在高雄舉行戶外音樂會。 | |
藍色星球音樂會 交響樂章伴魚游
台灣醒報 (2010-03-02 18:44)【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報導】關懷環境議題正夯,一場別開生面、結合海洋生態影片和交響樂章的音樂會,3月5日起將在台北、高雄登場。觀眾可以在音樂廳中透過銀幕播放,看到沙丁魚逃竄、海豚花式戲水,還有海龜、水母、鯊魚、魟魚的大集合等珍貴深海畫面,同時聆聽交響樂團及合唱團的現場演出。
海洋生態音樂會《藍色星球》,以浩瀚驚奇的海洋畫面配上現場音樂構成。該影片是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與Discovery共同製作的紀錄片,拍攝時間長達五年、足跡遍及全球七大洲、多達兩百個拍攝地點;自2001年首播後,即成為探索頻道最高收視率的節目,並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完整的生態紀錄片。
以電影配樂聞名的指揮喬治‧芬頓,今抵台談到當初為這部環保影片創作音樂的心情,他表示是非常不同的經驗。「電影配樂要表達各角色性格和劇情,海洋生物比較抽象,但大魚吃小魚,捕食和被捕殺的情境,以及海洋生物間情感連結,還是可以去想像他們的快樂悲傷。」
將在音樂會上負責解說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創建館長方力行說,潛水34年都不知海底生物如珊瑚、海豚等到底有沒有情感,但透過喬治的音樂創作,他真正感受到「萬物有情」。
《藍色星球》作曲家喬治‧芬頓是英國知名配樂大師,目前活躍於英美電影圈,其中最膾炙人口的配樂,代表作品包含《甘地》、《危險關係》、《奇幻城市》、《夜訪吸血鬼》、《瘋狂喬治王》、《安娜與國王》等。2006年開始,他興起以音樂會形式和觀眾在劇場中體驗音樂生態美學的構想,結果在各地獲得廣大迴響。
《藍色星球》音樂會將以播放該紀錄片,配合國家交響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現場演出,影片為配合音樂創作,將是經過重新剪接版本,喬治‧芬頓表示,音樂會上有許多過去在電影或電視不曾播出的新畫面。
音樂會將在3月5、6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3月9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面湖草坡做戶外演出,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圖片提供/兩廳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