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者:謂這部少文含多義的心經,是「觀世音自在菩薩」自證般若心的經過。謂菩薩於修觀時,不假外它法,然以自心為所緣境,所謂「能觀是心,所觀亦是心」,由我空、法空,然而一空空到底。
故言『觀自在菩薩,行深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然者?謂「觀」是能觀之心,「自」即所照之境,「在」即須臾不離之意,故言「觀自在」。意指若有一念心於它,而以它以念,即不自在了。
無罣礙者:以未修觀者,不知一切法幻化無常,誤以為實,故有諸多執著;謂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以深恐失去,故名為罣礙。
今觀自心,因而見人我(所知障)、法我(煩惱障)二法本空,畢竟無所有,而遠離執著(顛倒夢想),故言無罣礙。
愚餘老人 ( 研究生 1 級 ) |
般若知識團 |
佛教 | 生死禮儀 |
2009-08-19 06:14:30 |
*感恩引用^^**若有版權或侵權,懇請告知刪除.感恩*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081807145&q=1405100712730&p=%E8%A7%80%E8%87%AA%E5%9C%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