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編輯]
佛教 |
---|
佛教主題 |
|
十二因緣(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簡述[編輯]
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無明緣行。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在解說緣起法時亦可結合上《大緣經》的「名色緣識」。
部派佛教闡述[編輯]
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提出了「時分緣起」學說,《大毘婆沙論》將其詮釋為三世二重因果的「分位緣起」說,這就是最常見的「十二因緣」理論,在說一切有部內還有「剎那緣起」、「連縛緣起」和「遠續緣起」等說法[1]。
說一切有部[編輯]
《大毘婆沙論》將《發智論》所確立的時分緣起,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為分位緣起,此十二因緣學說為《俱舍論》所繼承:
- 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
- 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 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2]。
-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
- 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 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
- 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
- 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捨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 取,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
- 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
- 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未來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
- 老死,指在未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
其中涉及人類年齡的詮釋出自《俱舍論記》和《俱舍論疏》[3]。
南傳上座部[編輯]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經律源出於斯里蘭卡分別說部傳統,在覺音尊者《清淨道論》中有一種叫做「有輪」的時分緣起[4],採用了三世二重因果解說,但並不等同於《俱舍論》等詮釋的分位緣起。
下面簡述引自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是對《巴利經藏》有關經文的直接解讀:
- 緣於「無明」[5](貪、嗔、癡等煩惱)而產生「行」[6][7](造作諸業)。
- 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識」[8](業識)。
-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
- 緣於「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而產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 緣於「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觸」[9](外境接觸)。
- 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受」[10](苦、樂的感受)。
- 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愛」[11](對境生愛欲)。
- 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取」[12](追求造作)。
- 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有」(業因完成)。
- 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生」[13](在受於身)。
- 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14](未來身之老死)。
大乘佛教闡述[編輯]
大乘佛教將部派佛教稱為「小乘」,並劃分為修十二因緣的緣覺乘與修四聖諦的聲聞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龍樹《大智度論》解釋為:說十二因緣有三種,凡夫所見,二乘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第三種十二因緣,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15]
- 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
- 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
- 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
- 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
- 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 情、塵、識合,是名為觸。
- 從觸,生受。
- 受中心著,是名渴愛。
- 渴愛因緣求,是名取。
- 從取,後世因緣業,是名有。[17]
- 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
- 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
龍樹《中論》有類似記載[18],梵志青目釋其為「聲聞法入第一義道」,清辯論師釋其為「世諦緣起」。
現代學術及教派闡述[編輯]
現代學術界和新興教派直接分析《阿含經》和《巴利經藏》等,也會有自己的見解。因各式說法眾多,其關注度與傳統說法不可比擬,下文不再詳細羅列。
水野弘元[編輯]
水野弘元在《原始佛教的特質》中稱:「由於原始經典本身,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明確解說,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式誤傳,所以今日不論是西洋學者之間,或東方佛教學者之間,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解釋,而産生種種說法,甚至曾在學界中展開熱烈的論戰。」
原始佛教(中道僧團)[編輯]
隨佛尊者,2008年在其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及2014年公開發表的、《十二因緣之原說與奧義》中,根據漢譯《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當中七事修多羅的古老共說,提出原始佛教教義,指出十二因緣是「以六處為分位」,不是部派所傳說的「以識為分位」,不同於《舍利弗阿毘曇論》、 《發智論》、《大毘婆沙論》 、《俱舍論》、《清淨道論》、與《大智度論》、 《瑜伽師地論》等論之定義。
感恩引用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5%9B%A0%E7%BC%98
留言列表